我叫普巴,今年30歲,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中學的一名藏文教師。提到甘孜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巍峨的群山和美麗的風景,是許多人向往的詩和遠方。但在幾年前,這里曾是全國深度貧困區的典型代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在我心里,始終都有一種為家鄉建設貢獻微薄力量的想法。因此,雖然我通過努力走出過這里,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家。
要想富,先修路。可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要想從白玉縣到附近其他縣城,最起碼要走兩天。還記得2012年初中畢業那年,我獨自一人從白玉前往康定求學,一路上跋山涉水、崎嶇顛簸,等我到康定都已經耽擱兩天了。外出求學的經歷,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交通不便帶來的影響。那時,更讓人擔心的還有一些人思想上的封閉。
在同齡人中,我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我的家庭條件算不上很好,但家里人非常支持我讀書。2012年,我進入四川民族學院讀書。2017年大專畢業后,我回到白玉縣當了一名小學老師。2020年對白玉縣、對我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在這一年,包括白玉縣在內的12個縣成功擺脫貧困,甘孜州實現了全域脫貧,也是在這一年,我考取了西南民族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在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我在成都見識到了之前不曾看到的新鮮事物。無論是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體育場,還是街邊的寫字樓、便利店、咖啡店,在家鄉都很少見到。與周圍人的交談內容也讓我深受觸動,我深刻意識到家鄉在經濟發展、思想觀念等方面與大城市的差距。作為一名白玉縣人,我十分想為我的家鄉做些什么。
2023年6月,我研究生畢業后選擇回到家鄉白玉縣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為家鄉教育事業繼續貢獻力量。再次回到家鄉,我發現許多驚喜的變化。白玉縣城上出現了許多原先只能在大城市見到的商店,老鄉也都愿意到店里購物消費;家鄉的交通更加便捷,之前兩天的路程現在只用幾個小時;人們的思想觀念也越來越開放,鼓勵孩子們走出白玉去領略外面世界的精彩……我意識到,擺脫貧困只是走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只有人們思想觀念發生轉變,才能更好地鞏固脫貧成果、奔向美好未來。
在日常教學中,我經常用白玉這10多年來的變化、我自身的成長經歷來教育學生,希望孩子們能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知識,成長為對社會有幫助的人。今年9月開學,我帶的第一批孩子就要升初三了。希望孩子們能順利通過中考,考取不錯的高中,走得遠一點、飛得高一點。也希望白玉縣的孩子們在學得本領后能夠歸鄉,一同建設更好的白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