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代表團要來咱們醫院了!”
消息傳來,阿里地區人民醫院沸騰了。
2025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團阿里分團要到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了解當地醫療衛生發展情況。阿里地區人民醫院院長張小剛為代表團匯報具體情況。張小剛是陜西援藏的醫療專家,2019年他曾作為專家組成員短暫到阿里地區指導噶爾縣人民醫院“創二乙”工作,去年8月份,他又到阿里地區,開展他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圖為阿里地區人民醫院 阿里地區人民醫院供圖
22日下午18時40分,中央代表團到了。阿里地區人民醫院是代表團此日行程的最后一站。
張小剛首先匯報了阿里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成果。“看病難”曾是阿里各族群眾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今,農牧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開顱手術、心腦血管介入等1300余項新技術落地生根,760種大中型疾病不出阿里就能治療,孕產婦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9%以上,這些數字背后,是一代代醫護團隊日復一日的堅守與奉獻。
在家門口就能看病,這讓代表團成員們感到欣慰,他們對阿里整個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成就表示肯定。
隨后,張小剛又向代表團匯報了醫療援藏為阿里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帶來的幫助:一方面,一筆筆援藏資金助力醫院硬件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另一方面,一批批援藏專家“手把手”帶教當地的醫務人員提高技術水平。
代表團成員問:干部是怎么選派的?都來自哪些專業科室?現在專家團隊力量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困難?
張小剛如實作答:援藏專家通過“院包科”模式來到阿里,支援省份選取當地最好的醫院、最好的科室來支援阿里地區醫療建設。目前阿里地區人民醫院有援藏專家40名,基本覆蓋了主要領域,但有些非常規領域的發展需要,希望組織部門可以考慮更為靈活的援藏模式。
圖為阿里地區人民醫院與普蘭縣巴嘎鎮衛生院開展AI問診及遠程會診服務 阿里地區人民醫院供圖
最后,張小剛向代表團介紹了醫院根據當地情況探索出的“智慧醫療”新路徑。阿里地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醫院投入3000余萬元建成信息化平臺,搭建起覆蓋城鄉的遠程AI會診系統,偏遠鄉村的患者通過屏幕就能連線三甲專家,援藏醫生在千里之外也能指導手術。
醫院現場連線普蘭縣巴嘎鄉衛生院,值班醫生向中央代表團成員匯報情況,圖像、聲音都很清晰,可以看到心電監護的整個情況,代表團成員對這一技術表示肯定。
代表團成員還關心地問道:現在醫院床位夠不夠?硬件方面存在哪些短板?張小剛說,阿里地區的醫療衛生事業雖然發展很快,但相較于其他省市還有較大差距,如目前智慧化、數字化程度仍不是很高。但是他相信,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在其他省市的援助下,在全體醫療工作者的努力下,阿里地區人民醫院今年之內可以完成“創三甲”的既定目標,并作為區域醫療中心帶動整個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未來,阿里地區醫療衛生事業和其他省市差距會越來越小,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會越來越好。(中國西藏網 記者/馮重霖 姚浩然 邊子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