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9月1日,“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系列主題第二十一場新聞發布會舉行。中共山南市委員會、山南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以來山南市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情況。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2025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這60年,是山南市在黨的領導下從封閉落后走向開放進步、從貧窮匱乏走向繁榮富裕的60年,是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的60年,更是全市上下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在基礎設施、產業培育、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60年。
山南市地區生產總值由最早記錄1990年的2.78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304.42億元,年均增長14.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965年的100萬元增長到2024年的21.4億元,年均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965年的126萬元增長到2024年的193.81億元,年均增長1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最早記錄1978年的143.5元增長到2024年的23346元,年均增長11.7%。
60年來,山南市始終堅持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發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交通方面,構建了“鐵公機”(鐵路、公路、飛機)立體化交通網絡,公路通車總里程從1965年的500公里增加到2024年的9835公里。水利電網方面,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巨大轉變,農村安全飲水覆蓋率和行政村主電網覆蓋率均達到100%。通訊網絡方面,4G網絡實現全覆蓋,5G網絡行政村覆蓋率近90%,實現了互聯網進村入戶、移動手機普及到每個人,視頻聊天、網上購物、移動支付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發展動能加速轉換。60年來,農牧業徹底走出了“靠天吃飯”的歷史,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產量從1965年的5.9萬噸增加到2024年的17.58萬噸。工業從無到有,工業企業總產值從1965年的26萬元增加到2024年的61.38億元,形成了以清潔能源、建筑建材等產業為重點的工業體系。其中清潔能源開發成效突出,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已達304萬千瓦,占全區三分之一。以旅游業為主的服務業加速崛起,2024年接待國內外游客759.32萬人次、游客實現旅游總花費28.89億元,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出臺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激勵政策,引進創博通航發展低空經濟,“雅江1號”智算中心正式開服,中車清潔能源裝備產業園、安琪益生菌投產運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孕育生成。
60年來,山南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福祉得到極大提升。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各類學校從1965年的20多所增長到了2024年的467所,學前“雙語”教育改革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和職業教育加快發展,文盲率從1965年的95%以上實現了全面消除。衛生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醫療機構從最初只有1家綜合醫院發展到772家,從業人員從不足百人增加到3895人。文化事業成效顯著,全市現有藝術團體14個、從業人員403名,非遺傳承人達到303人,實現了“縣有文化活動中心、鄉有文化活動站、村有文化活動室”,形成了“傳統與現代并重、保護與發展協同”的文化事業發展格局。社會保障事業全面發展,2024年山南全市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29.58萬人次,參保率98%以上。(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